一個逐漸盲眼的女孩和一個深情男孩之間的愛情。

  在寫這個故事的期間,是張小嫻生命中最不安,也是香港時局最動盪的時候;但,所有的痛苦和劫難,反成了她創作的養分,當張小嫻寫完這篇愛情故事,突然覺得自己似乎一下就蒼老三歲……

  張小嫻說:『故事寫完了,我同情書中的男女主角,我也嚮往這樣的愛情。然而,就像小說的結局,紛紜世事,人們適逢其會,卻又難免一場告別。』

  他自個兒往前走。昨夜的霧水沾濕了他腳下的青草地。一隻披著白色羽毛的小鳥翩躚飛舞,棲息在冬日的枝頭上。是誰把她送來的?是天堂,還是像她所說的,愛情和夢想是造物以外的法度,人要自己去尋覓?

  她來自遠方最遼闊的地平線,就在那一天,她滑過長空,展翅飛落他的肩頭上,不是出於偶然,而是約定。



 





有人說:創作的過程好像女人生孩子。
我不會這樣形容我的小說,我還沒有試過生孩子,我怎知道呢?
我覺得它像一次戀愛。
我全情投入,狂熱地愛,沉溺、淪落、不能自拔,『他』是最好的,
然後,我們要分手了。
在某些地方,我流過眼淚,情節縱使是假的,感情卻是真的,遺憾也是真的。
我轟轟烈烈地談了一次戀愛,『他』是一個好男人。
我希望讀者也能夠跟『他』談一次戀愛,帶著遺憾離場。
當下一個月滿星稀的夜晚來臨,而你覺得寂寞,我希望你會想起『他』。
然後發現,我想寫的,是一個關於距離的愛情故事。
世上最遙遠的距離,是兩個心之間的距離。

從以前就有閱讀的習慣,上了大學反而斷了,還記得以前常叫老師推薦我看哪些書,現在回想,高中時候反而是我讀最多書的時候,或許我的國文底子就是這樣累積的。我不喜歡文言文,不喜歡古人的詩詞,我比較喜歡現代的東西,畢竟我是現代的人。
 
以前常看白先勇和陳若曦那一類的書,有些很有趣,有些很沉重,當你越了解他們在寫作時的背景,你就越能感同身受,現在仔細想想,可能是當時我對網路還沒那麼沉淪,所以可以享受在書香世界,現在因為有太多誘因,讓我無法好好看書,其實,以上這些,都是藉口,我知道的!
 
所以,最近,我又開始看書了,但和以前的種類又有點不同了,以前的像是白先勇的【寂寞的十八歲】、【台北人】、【孽子】,現在看的都是張小嫻的,還有張愛玲,很不一樣的感覺,但都是很大力推薦大家的!
 
張小嫻的書,有些話真的話會寫入你的心坎裡,看她的書,你可以看到她的愛情觀,你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原來還有這麼多不同的愛情故事,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,可以很雋永的,很刻骨的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~陳可樂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